<p>一个<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年报">年报</a><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审计">审计</a>,是一项系列性的工程,包含了业务承接前评价,审计计划与策略的制定、<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内控">内控</a>调查与评价、<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控制测试">控制测试</a>、<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实质性程序">实质性程序</a>测试、对<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或有事项">或有事项</a>诉讼事项<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交易</a><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持续经营">持续经营</a>能力评价等特定程序、审计总结、撰写<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审计报告">审计报告</a>、审计档案归档等重要程序。每一项程序,都是为形成一份客观公允的审计报告而准备的。为了顺利实施审计<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项目">项目</a>,规避<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审计风险">审计风险</a>,在审计前做好准备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p>
<p>年报审计前的主要准备工作包括:</p>
<p><strong>1 业务承接前评价</strong></p>
<p>在承接一项新业务前,需要形成业务承接评价表,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财务状况">财务状况</a>、<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诚信">诚信</a>程度等情况,并对<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项目组">项目组</a>的<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独立性">独立性</a>、专业胜任能力等进行评价,以判断业务是否可以承接。在保持一项在以前年度已承接的业务时,也需要形成业务保持评价表,对业务是否继续承接所做出的判断形成业务保持评价表。在做完这些评价后方可签订<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a>,开展审计工作。</p>
<p><strong>2 签订业务约定书</strong></p>
<p>业务约定书是一项重要的<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合同">合同</a>文书,明确了审计业务的<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审计目的">审计目的</a>、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审计收费、报告出具时间要求等重要事项。这也是开展审计工作前的一项必要工作,先签合同后进场审计。这是对我们执业人员的一种保护。</p>
<p><strong>3 做好知识的储备工作</strong></p>
<p>审计是一项知识型的工作,对执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及专业胜任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承接一项业务后,需要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梳理,以判断自己是否具有专业胜任能力。我们执行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用<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审计准则">审计准则</a>中的手段核实企业是否按照<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a>的要求披露<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会计">会计</a>信息。因此,我们需要对与本次审计项目相关的<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会计准则">会计准则</a>进行学习,尤其是对新型业务,如商业<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保理">保理</a>业务、<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a>业务等,我们需要学习与此业务相关的会计规定。在企业<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财务">财务</a>人员的眼中,审计的<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a>都是专业人士,比财务人员能够更加透彻地掌握会计准则,具有运用准则分析判断<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经济">经济</a>业务与会计核算的专业胜任能力。因此,我们在执行审计业务前,做好专业知识储备,在应对特殊的新业务时也能心里不慌。</p>
<p>除了<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企业会计">企业会计</a>准则和审计准则外,我们还需要对企业的行业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这也是规避执业<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风险">风险</a>的一项重要手段。比如,被审计单位属于一个向上发展的行业,审计风险相对较小。如果被审计单位的所在行业近期发展不理想,而被审计单位又有<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融资">融资</a>需求,审计的风险就比较大了。</p>
<p><strong>4 调阅以前年度工作底稿</strong></p>
<p>如果本次审计业务是延续以前的老业务,在审计进场前应先调阅以前年度<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a>。主要目的是为了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预见审计工作量,在年报审计密集期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了解上年是否存在重要的审计调整,是否出具了<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非标准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a>。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导致出现重大审计调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在本年是否仍然存在,被审计单位是否已根据审计调整进行会计调账。对于新承接此项业务的项目经理,这项工作更为重要,是对单位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的一个有效手段。调阅以前年度工作底稿还可以对审计业务有个初步了解,节约现场工作时间。</p>
<p><strong>5 新承接业务时与前任注册<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会计师">会计师</a>的沟通</strong></p>
<p>对于新承接的业务,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非常有必要。一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更换注册会计师的原因,是否存在潜在的审计风险,另一方面也需要索取以前年度的审计<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调整分录">调整分录</a>,关注企业的调账情况,为合理确定期初数做好准备。</p>
<p><strong>6 与被审计单位约定进场时间</strong></p>
<p>在做好知识储备、对业务是否进行承接进行评价后,我们就可以与被审计单位约定进场时间开展审计了。除了约定进场时间,我们还有必<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要约">要约</a>定盘点时间、发函时间等,提前做好准备,也是为了节约现场的工作时间,提高审计效率。</p>
<p>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我们就可以开展我们的审计工作了。中国人喜欢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还有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效的准备工作,也能够有效地节约审计现场的工作时间,审计结束后的<a target="_blank" title="会计百科:整理">整理</a>时间。审计项目经理也可以把这些工作交给新入行的审计助理去做,帮助助理提高执业能力,对审计要做什么心中有数。做好审计准备工作,非常有效也很有必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upload.news.esnai.com/2017/0222/1487733976665.png" border="0" alt="徐峥" /></p><br /><br /><br /> 来源网址:http://shuo.news.esnai.com/article/201705/15605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