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绩效监控工作组织实施情况(包括绩效监控工作组织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计划、计划实施情况等。)二、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及分析。)三、绩效目标情况及分析(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说明部门整体支出及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与预期完成情况的偏离程度。)(二)原因分析(对绩效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包括绩效监控工作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预算执行绩效与绩效目标偏离的原因分析等。)四、意见和建议(包括对绩效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下一步改进本部门的绩效监控组织、管理、实施方式等的思路。)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财科点评: 上述框架是各地常用的绩效监控报告参考格式。实际工作中,发现绩效监控报告无内容可写。为什么? 绩效监控是整个绩效管理周期中最长的。虽然漫长,也不能一蹴而就,填个表万事大吉。 首先要明确绩效监控的目标,第三方机构要把绩效监控的目标与绩效管理的目标相结合,把绩效管理的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绩效监控中来,这样绩效监控才是有意义的。因此,监控对象首先表现为各个绩效指标的监控。 绩效监控就是事中评价,这里要有一个标尺:进度。用进度作为标尺来评价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可以整体评价项目的初步绩效。 
[color=rgba(0, 0, 0, 0.9)]财科绩效[color=rgba(0, 0, 0, 0.5)] 分享绩效评价案例,提升报告编制水平
[color=rgba(0, 0, 0, 0.3)] 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