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trawberry11 于 2021-1-26 15:09 编辑
已经很久没有续写了,跟大家说声抱歉。今天提笔不是因为想好了主题,而是看见不少评论,希望我写点干货。
我想了半天,什么是干货呢?把我的底稿、报告、案例隐晦的介绍给大家,嘿嘿,这是不可能的,也不会是你想要的干货。我自己每次审计完一个项目都会用新的视角看待下一个项目,即使同样审计采购,每次的出发点也不会完全一样,否则你如何给企业创新价值呢?没有价值的审计存在又何意义呢?
其实,你想要的是:如何审计、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能在老板面前凸显重要性。并不是所谓的干货。因为世上没有完全可以复制的案例。
如何审计:
1、不管你遇见的是什么项目,总是离不开“人”和“剧本”,审计人和剧本总是没错的。
比如:这个项目关联的人物有哪些,组织架构是否合理,人的岗位职责有没有履行,考核是否全面且数据真实(是否合理、导向是否与管理层期待一致),管理层是否履职,目标完成的怎样,工作是否有瓶颈等等。如何可能的话,可以把人员的简历拿来看看,记住:任何审计项目,人远比剧本重要。
剧本:就是这个项目涉及的所有规章制度,以及过程档案。制度是否涵盖了所有工作,有没有按制度执行,过程档案是否有记录且正确。
2、人和剧本的审计只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谈不上创造。说白了就是合规性审计。如果不会,只能买书看了,或者百度,把其它公司的制度拿来看看,总是能有所发现的。这个群里也有不少前辈的提供的文档可以供参考。
我前面介绍了一些方法在审计过程中加以应用,基本可以解决如何审计这个问题。
如何发现问题:
1、会审计不一定会发现问题,或者说二者之间非必然关系。我见过很多的审计人员底稿堪称完美,可惜报告空洞。那是因为还不会发现问题。1年、2年、3年你的审计套路早被别人摸透了,或者说之前的问题别人都整改了。你今年怎么办?所以学会发现问题,打破审计底稿。
2、万变不离其中,不变本身就是问题。当你与管理层、员工交流时候多问:你们有改善活动、创新、或者与去年比较有何改进吗?如果啥也没有,这样的领导其实是不合格的。你就要帮他去改善,改善的办法就变成了你的报告。也许你会说,我怎么知道如何改善?其实很简单,很多管理者没做不是因为不想做,且是需要帮助,比如:受外部门的制约,内部的困难。也许一个协调就能解决问题。
3、任何业务都离不开信息传递。自己部门看似没问题,可别忘记信息关联的其它部门,永远不要相信企业的每个部门都是和谐的,比如:你找质保工程师聊聊,或者找不合格品报告看看,不会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问题肯定是别人的,不会是自己的。找经营人员聊聊外部顾客是否有投诉或者其他不满,当然反馈的问题肯定是别人的,不会是自己的。跳出剧本才能看见剧本。(记住:大数据)
4、好好想想你发现问题的根源没有?很多审计员会因为发现一个问题就以为结束了,其实,没有哪个问题会很肤浅,总是可以深挖的。一定要问当事人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困难及阻碍,需不需要协助。如果是重复的工作能不能实现信息化、标准化,减少犯错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应该系统的去看待问题,不要盯着个例不放,海里捞针是很难的。
如何能在老板面前凸显重要性: 简单说:创造价值,帮老板完成目标。 1、首先你制定审计计划的时候是否跟老板交流过意见?作为内部审计,老板担忧的、关心的就是你的重点。
2、其次,是否跟财务交流过,哪里的数据不如往年,这里必然有提升的空间。是否跟人事交流过,哪些人员业绩完成不好,意见反馈不好,这些人也该是重点被关照的。任何的大老板最关心的都是:市场、人、财。你多关心关心,总没错。如果通过审计发现不合适的人、错误的财,相信老板会觉得你很重要。如何能力高点,可以在组织治理、架构、考核方面加以意见。
3、现实与结果总是有差距的。找出差距,问题点,拿出办法是领导最希望看见的,因为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目标。去实践、去现场、去访谈,行动起来才能找到差距。
4、持续改进。这是个永恒的话题,业财结合才是王道。审计可以看见财务看不见的业务,可以看见业务看不见的财务。为何不能好好的运用结合呢?给老板一份业务结合的分析报告、或者发现的需要改善点自然会受欢迎。
也许,读到这里你还没找到想要的干货。这就对了,因为这里不是你的企业,干货请在企业实践。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