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一个帖子那么长时间没有沉,就自己的经验给点建议吧。本人属于非财务、法律、审计专业,而且审计之前也没做过业务,审计大概500亿以上收入,前期一个人审,后期带着一个人审,从完全不知道到审出核心问题,给几点建议看有没有帮助。
建议1:流程分析、考核点分析
整个流程分析下,看业务领域,例如销售、或项目组的主要流程是什么样,例如销售有签订合同、交付发货、签收、开票、回款、合同变更等环节,每个环节会有什么单据要弄清楚,然后看考核点在哪里,出问题的地方都是考核点。
建议2:对核心指标进行排列,帅选问题单位
把未完成合同数量、应收账账龄、成品库周转和库存数量、合同变更或取消数量、发货退回数量等关键指标分别进行排序,建立黑板,凡是上黑板次数比较多的单位,先进行核查,基本一查一个准,都是历史问题严重。不要相信什么客户没钱,项目需要等理由。
建议3:关注合规,造价都是相对的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合同是否是假账、签字是否有假这种问题上,用处不大,要注意核查规范性、真实性、完整性的问题。例如发货,箱单是否都出库了?到底签的是到货款还是发货款,签订的是到货款查发货没啥作用,要查到货证据,但是到货有没有部门管理和制定规范呢?如果是验收,到底是只有一个验收报道,还是说有条件验收,但是条件被隐藏了,完整性很重要。或者验收报告和真实进度是否匹配?真实性也很重要。多推敲下这些名词的意思,多看看这些名词对应的管理部门有没有解释和具体的要求,财务有没有真实的进行核对,往往是对关键名词管理部门没有管理方法,财务也没有核对,两个部门都可以被打五十大板。
以上就是三点建议吧,也是查出地方最多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