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4-9 14: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1995年的时候,电脑根本就没有普及,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会计电算化。所有的账务处理全是靠手工完成。那时候自己每天把每一笔原始凭证做成记账凭证,然后再登记到每一个科目明细账上去。到了月末再做丁字账户、试算平衡,科目平衡表做平了,和每一个科目明细账的余额核对相符了才敢结帐做报表。
做试算平衡表的时候,全靠一笔一笔的用计算器进行加。记账凭证数目太多,往往很难一次完成平衡计算,就反复的一笔一笔的找,要找出错在什么地方。
记得有一次总公司产品大调价,总部财务部要求各销售公司必须在调价的前一天,结出当月的帐,并作出财务报表。
因为是产品提价,所以这天之前出货业务就非常的多,会计凭证也就非常多。
当天晚上我做到凌晨四点钟,科目试算平衡表还没有做完,一直做不平,就是找不出来是错在什么地方。
实在是太累了,我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躺了一会儿。办公室里一个人都没有,大家全部都下班休息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做事情。
想到第二天八点钟就要交报表,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外地,想到没有一个人帮自己,那种酸楚和无助的感觉就油然而生。
室外月光如水,室内孤灯清影。。。。
躺了半个多小时,我又强迫自己爬起来,继续一笔一笔的核对,终于发现是一笔记账凭证,登记到丁字账户时登记错了。
那一刻,我甚至激动地有点要流泪了。
第二天,我准时的上交了报表。这时同事们也陆续来上班了。他们只以为我是起得很早,实际上根本不知道,我是一夜未睡。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时常还是会想起刚毕业不久的那个整夜未眠的夜晚,记得那晚的月亮,记得那晚的无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