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3-1 17: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职报告节选。
因本所发展路线与本人理念相距甚远,故提出辞职申请。
1、关于外聘人员的使用
本人进所三年,见所里社招了许多项目经理,其中不少人有多个证,注师注税注评,还有企业经验。人才难得,我也知道所里招人困难,不少人面试完我们之后面试致同,最终选择了致同,可是致同部门经理对这些人的到来也是叫苦连天。这群人大多数只有中小民营企业的工作经历,这些工作经验对本所的审计项目可以说没有任何帮助,连询证函都没见过,只能从助理从头学起。同时年龄较大,伴随着较低的学习能力,所里具有一定经验的助理级别都比他们低,一是教不了二是指挥不动,有的甚至还反过来瞎指挥。到了年底,这群人完不成工作量,还要安排优质项目,分配业务量去救他们,这是一种逆淘汰,逼走有能力的,留下考试机器。
我在所里四年,可能是长期出差,对所里的事务也不大了解,我所见的社招进来能用的项目经理能用的包括我在内不过三人。XXX之前在别的所做过,XXX是北大毕业的怪物。除此之外,其他能力跟一般助理无异。理论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带一两个项目就能迅速成长为项目经理,我觉得所里很快能找人顶替我的位置。
2、关于项目质量和分配体系的问题
可以说我经手的任何一个项目的任何一个底稿,除去项目本身固有的缺陷外质量都是上乘的,每个项目我都会针对项目的特性去修正底稿模板使其与项目匹配,同时有效节约工作时间。
从底稿设计上说,如XXXX现金流量表底稿,自动化程度可以实现30分钟编制一个;合并报表可以在3小时内完成。XXXXX正在编制和改进的底稿大家中报都使用过,我敢说这套底稿体系是他们填过最简单最有效的底稿体系,同时也给复核人对集团整体的分析提供相当大的便利,这点得到了XXXX的肯定。
从底稿质量上说,任何人阅读过我的底稿,都可以复制出我的审计过程,所以我走之后不用担心,照着审计说明去做,一样能完成项目。
优秀的设计和高质量的底稿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导致我本人可接的项目较少,我也没有抱怨过我的收入,但是整个团队收入也比不上其他只做三表合一甚至先报告后底稿的团队,让我无法对项目组成员交代。
长期对质量上放松的恶果在XXXXX这个项目上暴露无遗。XXXX是IPO项目,同时也是H股项目,很多要求非一般国内上市公司可比。香港人问我们要二级子公司穿行测试的时候,我拿得出,其他组可不可以?香港人阅读完我们的底稿后甚至问我们的底稿是不是半成品。
我也不是死板的人,我曾经多次说过:“没有底稿可以出报告,没有附注报告都出不了。”这次中报审计如果不是评估师临时决定不出报告,我们在计划出报告时间点上连像样的附注都编不出来。
为了编出最起码像样的附注,我对项目组成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致大家都没办法适应,对我个人也有很大的意见,年报安排时纷纷退缩。我深感我的个人理念已与分配体制存在冲突,我本人无法改变这个体制,无法提高项目收费,不如我带个头先跑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