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会计发展 ——我在《财务与会计》杂志500期庆祝活动上的发言 文/流风回雪 今天的话题是“新形势下的财会改革与发展”,我的理解,新形势,包括越来越复杂的会计,和互联网时代。 随着准则的与时俱进,会计规则越来越复杂,这就导致: 对于会计人员而言,会计规则的频繁更新和复杂化,需要持续学习、深入研讨、频繁交流。 对于非会计人员而言,“会计”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三言两语能简介清楚的了,也不是稍加介绍就能使他们理解的了。 会计规则的复杂化,进一步拉长了会计人员水平距离。大公司,可以有一层楼甚至一座楼的财务部,遇到专业疑惑,可以直接电话财政部、协会、专家,咨询讨论,比如在座诸位,讨论问题,可以相视一笑莫逆于心。而同时,相当多的小公司,根本没有正式的财务部,遇到问题,不知道去问谁,更甚者,不知道自己不懂。曾经一个县,由于税务问题,被审计,但是,整个县,就没有一家公司是好好记账的,审计下去,根本就无法审计,只能大约估计一个数字去罚款,而这个县的经济就此被严重拖累了。 非会计人员,包括各种水平的投资者,当他们压根无法理解会计政策,尤其当他们无法理解会计政策的变化时,他们会认为会计有“立场”,他们甚至能反目成仇。袁老师刚才提及新三板,新三板的火爆,把太多中小微企业推向了资本市场,也就是说,一些只有十几个人、没有正规财务部、从不知规范运作为何物的公司,忽然被告知需要完全遵循严格的会计规则,他们应该怎么做账,怎么解释,才能让老板、股东、潜在投资人都理解并相信他们拿出的财务数字?他们可以请教会计师,但他们不能完全依赖会计师啊。 互联网时代,知识、经验、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力度很不一样,纸媒必须面对这个现实。我注意到《财务与会计》杂志的目录,在被公众号推广,但是,尚未有整篇的文章被推广。如果我发现一篇文章对别人有用,现在我只能拍照片发过去,如果文章能上网,我直接转发链接就行了。一篇文章如果能指导实务,产生的效益会是非常大的,会大过因此减少订阅量订阅量。杂志敢不敢把自己的文章放到网上去? 很多新媒体,还停留在转发稿子的阶段,至多进行优选,而传统媒体多年积累起来的作者队伍、原创力量,是新媒体根本无法望其项背的。如果能以新媒体的方式传播,则,对于会计人员的学习、交流会非常有好处,对于前述非会计人员也很有好处。在复杂会计+互联网的新形势下,杂志应该有所作为、有更大影响力。 《财务与会计》杂志刊发文章,其实也是一种业内交流平台,是一批作者在教一批读者,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社群时代,建立作者社群是可以考虑的。现在的微信群可以容纳500人,如果把500作者组织起来,大家一起讨论选题、一起讨论文稿,会有不错的效果,尤其是一些“部分好“的稿子,初稿可能还不值得编辑老师仔细修改,这种情况下,作者们的讨论,可以使其得到提高,并成为可以刊发的稿件。 祝杂志越办越好!
|